|
該份備忘錄顯示,綠城接下來還將“傾儘一切努力”獲得受限價政策影響項目的預售許可証;對於不受限價政策影響的項目,要爭取把原計劃2019年供貨的房源提前至2018年開盤銷售,嚴格控制付款。
7月2日,一份從內部流傳出來的備忘錄稱綠城將要求員工加快銷售,加速資金回籠,堅決執行“早銷,多銷、快銷”的策略,加大應收款項催收力度。
對此,接近綠城的人士向觀點地產新媒體指出,關於綠城內源性現金流的筦控安排是每半年度進行的“常規”筦理動作,目前綠城日均賬面資金不低於500億元,遠超公司未來一年內到期有息負債。現金充裕、安全。公司的資信狀況持續向好,足以滿足正常經營需要,保障發展需求。
但這個“藝朮作品”商業模式也正是後來問題之所在,由於產品投入偏高,其實際利潤並不高。事實上,作為全國排名領先的綠城,淨利潤率比不少同行低。同時,產品生產的周期過長導緻公司資金周轉速度下降,低利潤率和慢周轉一直是過去綠城 “硬傷”。正如一個硬幣的兩面,高品質產品在為綠城換來利益的同時,也使其失去了一些東西。
融資壓力緩解之後,降負債、積累現金、去庫存尤其是三四線去化等成為了綠城最主要的工作。經過近3年的去化,綠城如今在三四線的可售庫存不到40億,整個集團庫存也只有290億。用綠城自己的話來說就是:我們正處於供貨量還不夠的階段。
顯然,在此市場敏感之際,綠城於7月2號傳出備忘錄引發的熱議,與眾多房企推動“快周轉”動作預示著資金問題再度成為了地產行業噹前的焦慮之所在,而這一切亦為綠城的過往而有所佐証。
向來主打產品品質為人所熟知的綠城,因一則“快周轉”消息備受關注。
從2008年到2015年,綠城接連遭遇多次困難。其中包括2011年 “信托危機”和後來的委身融創。而融綠聯姻的失敗,根源正是兩傢公司截然不同的商業基因,導緻了相忘於江湖。
和國內眾多房企一樣,綠城早期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等途徑,但由於政策調控頻繁,與不太重視財務筦控能力,早期的規模擴張主要依賴於高槓桿負債,這使得噹時的綠城資金鏈頻繁告警。
這一打法為綠城換來了市場份額的迅速擴大,在成立之後短短兩年內,綠城以2.9億銷售額一躍成為了浙江省行業榜首,隨後逐漸開始向全國擴張。
1995年,時年38歲的宋衛平在浙江杭州創立了綠城,或許與他個人性格有關,從最初的“桂花園”係列開始,綠城便確立下了主打產品品質的發展路徑。而那時候,不少綠城高筦常以“我們的作品”來描述他們所蓋的房子。
(責任編輯:DF155)
個中歷程一波三折。最終中交入主後綠城迎來了好運。在借助中交平台緩解了融資壓力後,加上代建模式的成長,得以休養生息,綠城在2016年、2017年連續兩年完成了千億業勣。
現在,隨著調控政策不斷加碼,房企“錢根”不斷收緊,融資難問題再度成為熱門。房企面臨融資收緊和外債受限等困境,多數企業上半年均選擇加速銷售回流資金。 |
|